1. 尊龙时凯

      工厂研学 丨 尊龙时凯网络数字化智能工厂“黑科技”大揭秘
      预约直播
      拒绝业务“掉链子”:2025 尊龙时凯网络 “降故障・强防护” 行业运维实战交流会
      预约直播
      尊龙时凯睿易 尊龙时凯官方商城

      中文

      • Global / English
      • France / Français
      • Germany / Deutsch
      • Indonesia / Indonesian
      • Italy / Italiano
      • Japan / 日本語
      • Kazakhstan / Pусский
      • Poland / Polski
      • Portugal / Português
      • Spain / Español (España)
      • Thailand / ภาษาไทย
      • Vietnam / Việt Nam
      • LATAM / Español
        (América Latina)
      • Türkiye / Türkçe
      • Brazil / Português(Brazil)
      产品
      < 返回主菜单
      产品中心
      产品

      交换机

      交换机所有产品
      < 返回产品
      交换机主页
      交换机

      无线

      无线所有产品
      < 返回产品
      无线主页
      无线

      无线管理与应用

      云桌面

      云桌面产品方案中心
      < 返回产品
      云桌面主页
      云桌面

      安全

      安全所有产品
      < 返回产品
      安全主页
      安全
      服务支持
      < 返回主菜单
      服务与支持中心
      服务与支持
      服务工具
      服务平台
      • 云桌面服务平台
      • 睿易服务平台
      • 合作伙伴服务平台
      教学服务
      • 尊龙时凯ICT人才教育中心
      • 校企合作
      • 认证体系
      • 培训计划
      合作伙伴
      < 返回主菜单
      合作伙伴中心
      合作伙伴
      成为尊龙时凯伙伴
      售前营销
      • 市场资料库(合作伙伴)
      • 尊龙时凯产品配置器
      • 营销资料平台
      • 售前认证
      • 售前工具包
      • 合作伙伴礼品库
      • e-Learning
      • 产品资质查询
      • 远程POC
      销售与订单
      售后及服务
      • 售后认证
      • 售后工具包
      • RSDP 尊龙时凯服务交付平台
      • 售后服务认证
      • 售后知识平台
      • 渠道服务管理系统(CSM)
      • SMB渠道客户服务平台(CCSP)
      用户中心
      • 系统指导大全
      • 账号管理
      • 下载电子授权牌
      • 签约信息查看
      • 资质查询
      • 签章管理
      • 返利管理
      • 睿易技术认证查询
      返回主菜单
      选择区域/语言
    2. Global / English
    3. Japan / 日本語
    4. Türkiye / Türkçe
    5. Vietnam / Việt Nam
    6. Indonesia / Indonesian
    7. Thailand / ภาษาไทย
    8. Spain / Español (España)
    9. Portugal / Português
    10. France / Français
    11. Poland / Polski
    12. Kazakhstan / Pусский
    13. Germany / Deutsch
    14. Italy / Italiano
    15. Brazil / Português(Brazil)
    16. LATAM / Español (América Latina))

      这一次我们采访了智慧教室UClass教学应用的设计师

      发布时间:2019-10-21

      讨论墙是尊龙时凯智慧教室UClass教学应用中的一个课堂互动工具,今天我们邀请到了UClass的产品经理和用户体验设计师一起来谈谈这个深受很多老师喜爱的小东东以及它背后的一些创作经历。

      本期受访者:


      讨论墙课例:


      01

      真诚地告诉对方你想做一个什么事情,你的行动力是可以感染对方的。如果你遇到的是一群极客,那更美妙。2016年,一年多的时间,我们听遍了国内知名高校的研讨课。

      小声人:当时是哪件事或者在调研的过程中经历了什么,让你萌生了在UClass教学应用中加入讨论墙的设计?

      宋宋:在一个高校和老师共创方案时,研究过一个国外的小工具,不过它只是用作学生发表观点,没有和其他教学活动贯通,我们当时看到了一些问题,更觉得让学生发表观点这个用法很新鲜、很“高教”,后来就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实际教学场景做了更符合课堂教学的一些设计。


      小声人:在创造这个产品的过程中,最深刻或者最有价值的经历是什么?

      宋宋:真诚地告诉对方你想做一个什么事情,你的行动力是可以感染对方的。如果你遇到的是一群极客,那更美妙。

      在方案规划之初,我们其实是没有智慧教室的既有用户群的,我们跑到全国各地的高校去看课表、听研讨课,2016年,一年多的时间,我们听遍了国内知名高校的研讨课,听课后和老师们交流,并成为朋友。后来这些老师又成为我们做方案的实践导师,我们经常向他们请教、验证方案规划,很多功能都是和老师们多次交流中共创出来的。

      02

      讨论墙是在课堂的场景里,通过点赞来建立同一空间里生生间友好轻松的互动氛围,甚至可以成为一种不严谨的投票,得到赞最多的往往是最受欢迎的。

      小声人:讨论墙在设计之初,想呈现的是什么?是呈现主观题的作答过程,还是呈现课堂讨论的过程?

      宋宋:讨论墙和答题不一样,答题更多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老师问,学生答,这个在UClass的提问功能中也有设计。而讨论墙其实是相对自由的一种互动形式,它更多地引入了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在全班讨论场景,你发一条我来跟,这样的发言是不受限的,学生个人的想法可以自己发上去,或者你发了之后我不同意也可以发上去,每一个学生的发言都会以瀑布流的形式呈现到讨论墙上,过程中你也可以给其他同学的观点点赞;在小组讨论场景,小组的碰撞过程、结果也可以发上去,以小组的形式展示。总之,它可以根据老师的课堂组织灵活决定讨论形式。而老师在过程中就可以反复查看学生的内容,遇到好的可以加分激励。

      小声人:讨论墙也可以点赞,那么这个点赞和微信朋友圈点赞有什么不同吗?

      宋宋:从情绪激励方面来说这两者会有一些相似点。但两者场景不同,讨论墙是在课堂的场景里,通过点赞来建立同一空间里生生间友好轻松的互动氛围,甚至可以成为一种不严谨的投票,得到赞最多的往往是最受欢迎的。

      在讨论墙上,你能看到最受欢迎的个人和小组观点是哪一个,讨论墙把整个互动的过程都呈现出来了,它打破了大多数大学课堂上沉闷的课堂气氛,能真正把学生的情绪和参与感都调动起来。在设计上,我们也会顺应这种情绪的传递做一些设计,比如从发表观点开始被点赞最多的,会有小标签显示,这是明显的激励信号,现场的同学是可以感受到哒。

      03

      用户体验其实是跟着整个产品规划走的,一般占产品规划时间的1/3,这段时间里我们会去理解产品的设计点、验证、动手实现操作,并优化体验。

      小声人:用户体验是产品设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UClass教学应用是怎么做用户体验的?

      婉琳:用户体验其实是跟着整个产品规划走的,一般占产品规划时间的1/3,这段时间里我会去理解产品的设计点、验证、动手实现操作,并优化体验。

      就UClass的用户体验来说,首先我们会将用户行为进行拆解(课前-课中-课后)并细化,然后设计多个任务。接着我们将自己转换为用户视角,在有课中完成准备好的任务,在完成过程中进行问题、情绪、触点的记录,我们会整理问题并分析。

      同时,我们也会邀请极客老师去体验UClass,调研、验证、分析他们的痛点,设计多套解决方案、综合挑选最优解法,并进行用户验证,最终投入开发。


      小声人:有没有一些体验上的小设计是用户很喜欢的,你可以给我们分享的,应该有吧,我都有听到很多用户的反馈。

      婉琳:嗯,有的。我说两个吧。

      第一个是讨论墙贴纸毛玻璃效果。

      这个就是指在学生们讨论中,老师其实是不希望A小组看到B小组的答案的,基于老师的这个实际需求,所以我们做了一个毛玻璃的设计,学生发帖时,毛玻璃实时更新进度。老师可以随时选择查看具体帖子内容。这样既保证老师的机动性,也避免了小组讨论过程中因看到别组答案带来的组间干扰。

      第二是操作区间。

      通过大量调研我们观察到,一般学校的大屏安装位置都普遍偏高。而有些老师受身高限制,是够不到屏幕上面1/3区域的。因此,我们在设计时,将贴纸内容的呈现以及其他相关操作都集中于屏幕下方2/3位置,并保证视线水平位浏览核心内容,操作按键设计在最舒适的抬手位。我们将老师的讨论要求、倒计时放在屏幕上方1/3,并加大字号,保证远端学生也可浏览。

      04

      在高校课堂,师生应该有一个更加灵活自由的方式来分享思维、展示想法,不是束缚在既定的框里一问一答,也不能散乱无序难以回溯,这是我们设计UClass的初衷。

      小声人:谈谈你们对UClass教学应用的期待。

      宋宋:希望越来越好,做最真的教学应用,能真正解决老师和学生的问题。
      婉琳:希望能永久住到用户的心中吧,希望所有的高教用户想到互动教学软件就能自然联想到UClass。

      小声人:作为UClass教学应用的设计师,你们怎么看待自己的工作?

      宋宋:在高校课堂,师生应该有一个更加灵活自由的方式来分享思维、展示想法,不是束缚在既定的框里一问一答,也不能散乱无序难以回溯。这是我们设计UClass的初衷。能服务于教育,让我非常有使命感。
      婉琳:我喜欢在我熟悉的地方一直工作,对于UClass我自己投入了很多情感。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很高兴自己能贡献一砖半瓦。我想说我会专注设计、做极致体验,将UClass做到符合用户期待、符合设计趋势的样子。(完)

      关注尊龙时凯
      关注尊龙时凯官网微信
      随时了解公司最新动态

      返回顶部

      收起
      请选择服务项目
      关闭咨询页
      售前咨询 售前咨询
      售前咨询
      售后服务 售后服务
      售后服务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更多联系方式